首页

Chianese国产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8 17:25:05 作者:李强在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浏览量:5931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今年12月4日是第10个国家宪法日,12月1—7日是第6个宪法宣传周。今年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10年来,我国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宪法宣传学习主题活动,让宪法走进校园、走进农村、走进企事业单位,目的就是让大家尊崇宪法,让法治文化沁润人心,让人们都能知法学法守法用法。

  12月1日,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操场上,730名年满18周岁的学生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面向国旗,庄严宣誓。这场活动是学校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在仪式上礼敬宪法是活动的重要一环。

  在贵州,礼敬宪法已经成为高中生成人仪式上的一项主要内容。除了类似的仪式活动,宪法学习宣传已经融入了当地中小学的日常教育中。

  贵州师大附中高二学生朱培源正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他模拟的角色是审判长。这次“庭审”模拟的是前几年一起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受到侵害的案件:某乡镇的一个家庭放任正在读初中的孩子辍学,经多次走访沟通无效后,镇人民政府一纸诉状把家长告上法庭。在“模拟法庭”上,朱培源宣读了宪法中的相关条文,并模拟宣判。

  这已经是朱培源参与的第四次“模拟法庭”活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宪法精神,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一到两次这样的活动。起初朱培源觉得学习法律相对枯燥,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他不仅对宪法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还明白宪法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

  贵州省司法厅副厅长李兵:“学习宪法从娃娃抓起,有助于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做尊法学法用法的好公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牢基础。”

  目前,我国已经把宪法学习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统一设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织开展“宪法小卫士”、《宪法伴我们成长》歌曲传唱等活动,营造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的仪式感。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确立以来,每年,各地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农村都举办各种各样贴近实际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让宪法精神走近每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让社会公众来参与了解宪法、走近宪法,知道宪法与生活密切相关。国家宪法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宪法,提高宪法权威,形成人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爱护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宪法文化,也是法治文化的核心。”

  宪法伴随每个人成长,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树立宪法权威的理念,都能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如今,在基层社区农村更是越来越离不开法律,很多矛盾纠纷在宪法精神的指引下化解。

  2023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云南大理五华社区的李雪娟把“法言法语”转化为朴素的“方言土语”,给大伙儿讲解宪法精神。

  “有矛盾,找‘胖金花’。”这句话在五华社区广为流传,“胖金花”就是李雪娟。2021年起,我国从基层遴选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法律明白人”带头普法。51岁的李雪娟就是这样的“明白人”,她是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负责把脉、调解社区矛盾纠纷。

  五华社区是大理古城一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社区,新生巷20号大院里住了3家人,周边还有6户邻居。老旧的院子里经常会因为污水处理、公共区域使用等问题引发邻里纠纷。老李和老陈就因为污水排放而产生了矛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调解过程中,李雪娟和双方讲法律、摆事实。

  通过调解,老李和老陈知道了宪法法律对这类事情的规定,知道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心里的疙瘩自然也就解开了,两人握手言和。通过调解还推动了社区改造,为小院建造公共排水渠道。如今,我国已经组织推动全国36.5万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94万名“法律明白人”,深入基层常态化开展宪法宣传,运用宪法精神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随着人民对幸福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1982年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以来,全国人大进行了五次修改,形成了五个宪法修正案。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载入宪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如今,不少地方在宪法学习宣传中,也把宪法中这样的新内容、新精神作为重点。

  2023年12月2日上午,以“保护长江 ‘宪’在行动”为主题的宪法宣传活动在江西九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举行。活动现场,上百人聚在一起诵读宪法。

  江西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陈欢欢:“这次我们特意把活动地点选择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希望以这样一种方式强化老百姓的法治意识,加强长江大保护,让全体老百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这个宪法宣传活动之所以突显生态主题,是因为如今长江生态的向好、江豚的再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

  今年56岁的舒银安是江西九江湖口县江豚巡护队队长,家里世代曾以打鱼为生。以前由于过度捕捞和污染,一度造成长江生态系统紊乱、鱼类资源枯竭。虽然捕鱼能挣点钱,但眼见母亲河生态恶化,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舒银安逐渐意识到只有保护好资源,子孙后代才能幸福生活。2017年,湖口县组建了一支江豚协助巡护队,舒银安报名成为了首批巡护队员之一。而从捕鱼到护鱼,他也有过纠结。

  舒银安:“收入的减少,第一个纠结;第二个,我也看到当时江面生态环境的恶劣,这项事总有人要去做,所以我还是踊跃报了名,参加保护江豚、保护长江鄱阳湖的生态。”

  加入江豚巡护队之后,当地政府给队员们相应的经济补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然而,巡护中他们时常要与违法违规者面对面,总会遇到不少挑战,甚至人身安全都遭到过威胁。

  2018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其中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在宪法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这都给了舒银安和巡护队员们更充足的底气。

  如今,宪法学习宣传已经纳入了我国整个社会教育体系。我国命名了4批113个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把宪法元素融入全国3500多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2000多个法治广场、34000多个法治长廊。在学习宣传和社会实践中,宪法精神正不断得到弘扬。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离不开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离不开全社会对宪法精神的尊崇。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才能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国家根本法作用,让宪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最炫民族风:从文物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

32名同学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分别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南网能源公司、南网国际公司、南网数字集团、南网传媒公司等6家二级单位实习。

尺素金声丨“一季报”踏春而来,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王诗尧)一年前,ChatGPT在AI圈掀起惊天巨浪之时,许多人都没有想到下一波浪潮来得如此之快。2024年春节期间,OpenAI用一段60秒的视频惊艳全球。这段时尚女子漫步东京街头的短视频,由文生视频模型Sora生成。

东博会期间或有超六成经南宁机场口岸入境来华旅客将享免签便利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性侵、伤害、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6.7万人,同比上升14.9%。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情节较轻的,依法附条件不起诉3.1万人;犯罪严重的,依法起诉3.9万人。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推进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协调推动河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加强专门学校建设,依法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会同全国妇联等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制发督促监护令5.7万份。与教育行政等部门联动,共建2120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机制。推动落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入职查询制度、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导性案例,严惩“隔空猥亵”、线上联系线下侵害等犯罪,协同防治网络沉迷,引导安全用网上网。推动主管部门完善电竞酒店、盲盒市场、剧本杀、密室逃脱等监管制度,促进破解新业态未成年人保护难题。优化检察综合履职,携手各方为孩子们撑起法治蓝天。

山西新增15个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品类 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

“扬州希望以会为媒、以会结友、以会兴业,搭建起政府、学界、行业多方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扬州市副市长罗雪明在致辞中表示,期盼与会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热点、充分碰撞思想火花、积极催化学术灵感、广泛达成合作共识,在推动仿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走进扬州、投资扬州、创业扬州,做“好地方”扬州的“发展合伙人”。

王毅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

高度互联的基础设施是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硬件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要形成人才、商品、资金、技术、数据汇聚的全球性枢纽。一方面,大湾区传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形成密集发达的世界级机场群、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全球领先的货物吞吐量港口群、先进高效的高铁城轨网。另一方面,大湾区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面向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高性能算力网络体系、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有效通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